1.隔离防护
-工作区域必须设置安全围栏、光栅或激光扫描仪,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。急停按钮需醒目且易触及。
2.负载安全
-严禁超载(含夹具重量),负载需严格对准法兰中心。搬运不规则物体时,需通过软件进行补偿。
3.紧急预案
-所有操作人员需熟悉急停操作和复位流程,定期演练突发状况(如物体滑落、设备异常)的处置方案。
1.明确需求与技术规格(起点):
*负载能力:明确需要搬运的单个物品重量(如纸箱、袋装物)及末端工具重量。
*工作范围:测量垛型尺寸(长宽高)、输送线位置、机器人安装位置,确定所需工作半径(以KUKAKRQUANTEC系列为例,常见有PA、PB等型号,工作半径不同)。
*节拍要求:计算生产线需要的码垛速度(如每小时多少箱/袋),这是选型和配置的关键依据。
*应用细节:明确码垛模式(如拆/码垛、单/双工位)、垛型要求、产品特性(尺寸、材质、稳定性)、环境(洁净度、温湿度)。
*接口要求:明确与上游输送线、下游设备(如缠绕机)的通讯方式(Ethernet/IP,Profinet等)及PLC品牌型号。
1.负载与臂展
根据垛型尺寸(长宽高)和单件货物重量(含托盘),确认机器人负载(如KR180-2、KR470等)及臂展(2.5m-3.2m常见)。
2.节拍要求
计算产线每小时垛数(如≥800次循环/小时),确保机器人速度(加速度/减速度)匹配产能。
3.末端夹具兼容性
明确夹具类型(机械夹爪/真空吸盘/混合式)及接口(气电滑环型号),避免后期改造。